本節簡介:居住區中綠地所承擔的功能是什么?居住區中綠地分成哪些類型?它們又分別以哪幾種形態呈現出來?居住區中植物配置的要點有哪些?居住區景觀設計時所涉及的綠地設計規范有哪些?
本節課同學們做的筆記 點擊播放按鈕可自動定位到對應時間進行播放
在采取植物配置的時候,要處理好場景中的遠景、中景和近景。越近,越要做好細節。
植物豎向配置分析案例:第一層采用落葉闊葉喬木,優點是枝開的大。第二層采用塔狀常綠喬木(當冬季第一層次的落葉喬木落葉了,就顯示出它了);第三層采用了容易開花的+色葉的小喬木,在人的平行視線內,高度在2-3米;第四層 種植片植灌木,種植在前景,開花類的灌木。第五層 地被花卉草坪
植物配置分5層:1.第一層 高7-15米,冠幅5-10米;2.第二層 4-5米,小喬木、大灌木;3.第三層 高度2-3米,灌木;第四層 小灌木、花卉;第五層 草坪 地被
植物配置:第一層高7-15米,冠幅5-10米大喬木;第二層:4-5米,小喬木大灌木;第三層高2-3米灌木;第四層小灌木和花卉;第五層;地被和草坪
一般,喬木與建筑距離宜大于5m,住宅四周不宜種植根系發達的常綠樹。車位間不宜種植花卉,車位間綠化帶一般寬1.5-2m左右。
植物配置:第一層--高7-15m,冠幅5-10m大喬木;第二層--高4-5m,小喬木、大灌木;第三層--高2-3m,灌木;第四層--小灌木、花卉;第五層--草坪、地被
物配置:第一層 高7-15,冠幅5-10大喬木, 第二層 H4-5,小喬木,大灌木 ,第三層:H2-3,灌木,第四層:小灌木、花卉 第五層:草坪,地被
居住區綠地的功能-提供自然舒適的生態環境-提供賞心悅目的休閑空間(綠化種植部分達到70-80%)
居住區中綠地所承擔的功能是什么?居住區中綠地分成哪些類型?它們又分別以哪幾種形態呈現出來?居住區中植物配置的要點有哪些?居住區景觀設計時所涉及的綠地設計規范有哪些?
植物配置:第一層 高7-15,冠幅5-10大喬木, 第二層 H4-5,小喬木,大灌木 ,第三層:H2-3,灌木,第四層:小灌木、花卉 第五層:草坪,地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