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簡介:居住區中綠地所承擔的功能是什么?居住區中綠地分成哪些類型?它們又分別以哪幾種形態呈現出來?居住區中植物配置的要點有哪些?居住區景觀設計時所涉及的綠地設計規范有哪些?
本節課同學們做的筆記 點擊播放按鈕可自動定位到對應時間進行播放
建筑南面不宜選擇高大濃蔭的喬木,避免遮光。喬木與建筑距離大于5m,周圍不宜種植根系發達的綠植。
居住區綠地的功能 一、提供自然舒適的生態系統 1遮陽、吸塵、擋風和降噪 2調節小區內部氣候 3提供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 二、提供賞心悅目的休閑空間 1綠地景觀中的種植綠化部分達到70%-80%,包括喬、灌、地被有有等 2山石、水體、裝飾小品
中心綠地形式 2 戴狀式 形成狹長綠帶 3邊緣式向外界展示小區景觀品質,可以借景。
綠地景觀形式 1 中心式,可與小區入口相結合,兼顧與各個建筑的景觀效果,規模大容易形成生態效應。
居住區綠地的功能:1.提供自然舒適的生態環境(遮陽、吸塵、擋風和降噪、調節小區內部小氣候、提供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 2.提供賞心悅目的休閑空間(滿足親近自然的需要,綠化景觀是再造的自然,是小區中最為原始親切的元素,綠地景觀中的種植綠化部分達到70%-80%,包括喬灌、地被等;山石、水體、裝飾小品等也是構成綠地景觀的要素)
平臺綠化覆土:花卉草坪地(30、40、50cm)、灌木(50、60、80cm)中高喬木(南80、中100、北150)
11、密植成片灌木(隸棠、迎春、錦帶)12、普通花卉型地被(菊類、福祿考、景天、鼠尾草)13、長葉型地被(鳶yuan尾、萱草、玉帶草、狼尾草、芒類)
7、修剪色帶(大葉黃楊、金葉女貞、紅葉小檗)8、小喬木(紫葉李、碧桃、西府海棠)9、豎型灌木(玉蘭、木槿)10、團形灌木(榆葉梅、紫薇、金銀木)
5、圓冠型常綠喬木(油松、白皮松)6、球型常綠灌木(大葉黃楊球、金葉女貞球、紅葉小檗bo球、鳳尾蘭)
1、圓冠闊葉大喬木(法桐、元寶楓、國槐、白蠟,南方香樟)2、高冠闊葉大喬木(毛白楊、新疆楊)3、高塔形常綠喬木(檜柏、鉛筆柏、大云杉)4、低矮塔形常綠喬木(小云杉、翠柏球)
植物配置:第一層,大喬木(高7-15m,冠幅5-10m)第二層,小喬木、大灌木(高4-5m)第三層,灌木(高2-3m)第四層,小灌木、花卉第五層,草坪、植被
常綠與落葉:做好季相分明的組合種植,結合開花的地被層,形成色彩豐富、形態各異的植物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