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簡介:本節課用意為解惑,為學員們講解學習三大構成的意義何在,三大構成的內容以及學習心態和方法。
本節課同學們做的筆記 點擊播放按鈕可自動定位到對應時間進行播放
三大構成包括: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構成是一種造型概念,具有組成,形成等含義,是指具有視覺化和力學觀念的形態創造和基礎造型。根據每個學院的不同,構成也被稱為“二維研究,色彩研究,三維研究”等。
立體構成屬于基礎造型,主要研究如何通過造型觀念,邏輯分析將立體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法則塑造新造型,提升并加強抽象的造型構思能力和具體實施能力,也是一門研究形態創造與造型設計的獨立學科。
立體構成強調造型美與材質美得有機統一,通過感性與理性的交融,創造出三維立體形態。
色彩構成主要研究色彩的基本性質及在設計中的運用,首先要掌握色彩的3大性質,然后就是色彩的各種搭配(如對比搭配、冷暖搭配、鄰近搭配互補搭配)、還有色彩的調性(灰低中、高、亮等調子問題),還有色彩感情等等問題。
平面構成主要要求掌握點線面的構圖問題把具象的東西進行抽象化,研究構成的骨骼形成與規律,圖形的形態與重復、變換、組合、漸變等規律。
任何設計都是從“構成”開始的,即設計本身的視覺形態。所謂“構成”就是研究物象與物象間的結構支架的關系。形態與形態的組合處理,以及形態視覺中的規律與非規律使用。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來鍛煉我們今后在設計工作中必須具有的抽象思維能力、空間立體思維能力、色彩的構成思維、工藝手工制作能力、對形式美法則的靈活應用能力、色彩綜合運用能力、對點線面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大構成的內容廣泛,實用性強,它著眼于設計專業,也適合其他藝術專業的要求,可以說不僅是藝術設計學科,甚至是非設計學科的學生,通過學習也可以掌握其原則、原理和技法。
設計基礎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學科。構成:是一種造型概念,具有組成、形成等含義,是指具有視覺化和力學觀念的形態創造和基礎造型。構成教育起源于1919年,現代設計教育先驅華爾塔格羅比斯創立的包豪斯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