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簡介:本小節課程從地形、園路、廣場、植物等方面,以空間塑造的角度入手,對公園設計中平面布局的形式推演的一般過程進行了圖示解說。
本節課同學們做的筆記 點擊播放按鈕可自動定位到對應時間進行播放
主路,坡度控制在8%以內。小路控制在4-8%。超過百分之8% 設臺階。
道路和地形之間的關系,正交,斜交,平行,主路坡度4%,次路4%-8%,1.2米-1.5米;
根據地形軸線劃分空間,設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經過藝術的提煉,滿足功能的同時再通過形式去表現
尺度不好把握時,可以以20米為單位畫網格,小空間如廣場,可以以20米為模數10~40上下浮動;大場地150-250米區間
室內2米為舒適小空間,十倍原則,在室外,20米是一個比較舒適的空間,200米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區域的范圍
對空間的大致設想(泡泡圖)。場地太長時200m左右設置入口。人流量較大時不適宜在道路轉彎處設入口,危險。 先畫山脊線,再畫地形。遮擋:地形、灌木、景墻。次路連接主路未能到達的地方。在入口及各空間確定游人主要逗留空間
拿到一個項目首先要對尺度進行把握,從人的感受出發把握尺度
200 增加入口 主干道轉彎處不合適設置入口 地形的形成 20米變化 水系的形成 過渡空間 主路4% 小路4%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