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簡介:共用法即“筆畫公用”是字體設計中運用非常廣泛的形式。但如何共用才能更加自然,更加柔和,就值得我們深入探討了。
本節課同學們做的筆記 點擊播放按鈕可自動定位到對應時間進行播放
14.創意實施:康字也是比較方方正正、把撇變成豎線之后,就更方正。調整完之后減法就做的差不多。他們之間的共性、協調性更強烈了。有共同點、四四方方的。
13.創意實施:把斜線都變回來,一、做個減法、不要認為是減偏旁、是在減效果。減效果是比如說宜字有豎線、爾字有斜線、有兩種豎線,一種斜線、一種豎線、把斜線變成豎線,那么就只有豎線。那么就是一種做字。再者說宜字比較四方、爾字比較活的話,就比較散。把它變成豎線之后,就有方方正正的感覺。
12.創意分析:觀察字體的共性,豎線比較多,進行減法,把它的豎線加強,其他的一些傾斜減掉,會變成什么效果。
11.經過調整字體結構沒什么太大問題,下一步創意,處理完結構就這樣太規矩,怎么讓它越來越不像字,識別性又有、又個性、有創意點需要考慮的點。
10.宜字方方正正、左右對稱的字體,結構沒太大問題。爾字結構:兩個點頂到下面就會死死板板、往上調節一下、傾斜度不要太對齊。太一樣會影響美感??底郑喝龣M不要太對齊,給中間橫線短一些,會活潑很多。上半部分往上一點,重心有些偏下。下面筆畫也往上一些。
09.調整完字體的識別性、筆畫之后,調節字體的結構、重心。
08.康字調節:兩個點也需要傾斜一下,豎線進行折線處理,循序漸進的去調整??底肿筮吰步o一個傾斜。傾斜不宜過大,帶一點點傾斜感就可以??底肿R別性出來。
07.平常要多研究字體,動一點就有鉤的感覺或者點得感覺、撇的感覺??梢远嗫垂爬系拿P、意象的書寫、最能涵蓋字體的內容,簡單的字形、筆觸 、去描繪很復雜的字體。草體幾根線就能表達字體的內容。古老人的 智慧。多看草書、行書、那種利用幾個筆畫就能書寫的文字。對字體 設計非常有幫助。
06.拼接完后,稍后會調整筆畫的粗度,先用豎線代替兩個點。稍后 會一步一步的讓它有識別性。該有的偏旁放在上面。拼接完后,去調 整它的細節、偏旁,該撇該點都調整一下。爾字兩個點就給它一個傾斜 ,畢竟是一個點??梢皂數筋^,可以稍微高一些。這個地方可以給它 一個折點,讓它變成一個勾,筆畫豎線加粗。爾字頂部撇的走勢,給它一個傾斜撇的走勢就出來了。
05.操作的時候邊縮小邊放大,縮小是為了控制字體的結構、不至于 做的重心太偏、結構太不穩。放大是為了調節細節。先拼接出文字, 先不做大的調整,先讓它有識別性,通俗的講就是先寫好字,再去優 化所寫的文字。
04.共用法不是先想那兩個筆畫共用,而是在做的過程中去發現。有 沒有可以利用的共用點,共用筆畫的創作過程,而不是一開始如何去 連接兩個字。有時候連接的這兩個地方不好看,就要調整。有時候橫 向不好連接,兩個字體錯開之后就好連接了。
03.實例講解,宜爾康比較鮮明的共用法。利用矩形造字技法做出來 ,橫豎比較直,字體比較方正沒有太大的變化、活動性。畫規范框, 筆畫橫豎比例、筆畫拼接。
02.看案例,字與與字之間共用筆畫,滿足其中一個字也滿足另一個 字。像比較明顯的永橫的永字,變豎心旁的中心部分,共用法能更加 結合兩個字之間的關系。共用了之后等于字體在做減法。減去了一個 部首、偏旁減少了結構性。更加簡潔,更加有代表性。在創意上、獨特性上,更加明顯、鮮明。
01.共用法,及筆畫共用。是字體設計中運用非常廣泛的形式。文字 是一種視覺圖形,它的線條有著強烈的構成性,可以從單純的字體結 構來看。筆畫之間的異同,尋找筆畫筆畫之間的關聯性,找到他們可 以共同利用的條件。把它提取、合并、為一。
美感強 識別性差 可以要美感 如果美感弱識別性強 可以優化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