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簡介:通過色彩通道的運用,使用PS軟件對圖像進行最終后期處理、整套制作流程總結
本節課同學們做的筆記 點擊播放按鈕可自動定位到對應時間進行播放
調節外景時 外景要呈現一個高曝光狀態 總體加一些外界的色調 亮部暖色 暗部冷色 調
濾鏡中的其他 高反差保留 半徑給5左右 混合方式選擇疊加 不透明度百分之40左右 就可以很好的加大對比度
AWF圖像較灰 對比較黑的顏色要用取消調中間調 拉亮 避免整體太暗了
(給整個圖的色彩關系進行調色)曲線命令,用藍色通道,亮部暖色調,暗部冷色調。最后保存為BMP格式。
外景圖制作——選擇窗戶的范圍,刪除,外景圖放在下一圖層。降低外景圖的飽和度,曲線命令調節亮度,把外景調整到和室內可以融合,合并圖層。
AO圖放在最上面,混合方式正片疊底,透明度調低(大概50)
(增加銳度,增加局部對比度)先把背景復制一個圖層,濾鏡——高反差保留(半徑5),混合方式是疊加,透明度調低(大概20),合并圖層。
全圖可以運用曲線命令,可以調暗整個圖的亮度,使不要過暗。
運用色彩平衡可以調節顏色(例如把灰色玻璃調色有色玻璃)
(例如家具)色階命令,調整亮部和暗部,使對比度明顯一點,也是要把握好分寸。
(例如櫥柜)運用色彩平衡命令,調成暖色調,運用色階命令,亮部提亮,暗部調暗。(注意,要把握分寸,不要太過了)
(例如地板)色階命令,把亮部提亮,暗部調暗,使陰影層次更加突出。
不同的物體可以運用曲線命令、飽和度去調整(提亮/降低飽和度.....)
點擊原圖——圖像——調整——曲線命令(把整個圖像的層次調整出來)
(例如黑色大理石臺面)過于深(死黑),使用魔棒工具選取黑色部分,圖像——調整——曲線工具(Ctrl+M),調整中間值(調高提亮),最暗和最亮不變。
3張圖放進同一個文件,原圖是背景圖,復制一個副本放在第一層,AO、色彩通道放在原圖副本的下方。選取的時候在色彩通道層選取,修改的時候在原圖副本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