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簡介:熟悉噪波 陣列 對齊,重點掌握晶格 間隔工具的應用。
本節課同學們做的筆記 點擊播放按鈕可自動定位到對應時間進行播放
alt+T+A=整列 AIT+A=對齊 SHIFT+I=間隔工具
陣列的快捷是ALT+T+A,對齊是SHIFT+I,而二維的實現這個功能是用的倒角剖面
ALT+T再+A為陣列快捷鍵 ALT+A為對齊快捷鍵
*ALT+A,對齊 調出對話框,坐標中左,上為小,右、下為大。1、X位置:兩個物品左切"當前對象"=最小,"目標對象"=最小(反之右切);2、Y位置:兩個物品上切"當前對象"=最小,"目標對象"=最大(反之下切)
SHIFT+I,間隔 從頂視圖建立幾何體,根據情況選擇勾選"跟隨"
七、陣列。陣列是物體中心點的陣列,參數鍵入要加上/減去半徑。1、1D:X軸上的陣列; 2、2D:Y軸上的陣列; 3、3D:Z軸上的陣列;4、旋轉:沿著中心軸旋轉。#參數#左邊,每個對象中心線的角度,右邊,旋轉總量(右除左就是數量); 5、增量:沿著復制的正方向,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遞增/遞減。
六、躁波、晶格。1、躁波:先修改xyz上參數,再設置步數和比例; 2、晶格:一般選用柱體(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顯示"隱藏線")
五、FFD:可以添加在任意立體圖形和成組的立體圖形上,從不同層級調節/增加細節。
增加吊頂細節步驟如下,接上篇(7)切到左/右視圖復制一個吊頂,重復一遍輪廓的步驟,并刪去剛復制的吊頂;(7)擠出,調整位置;
**制作帶曲線吊頂可利用Bz角點做曲線,若平滑度不夠,選中線段層級,調高插值,注意不要勾選自適應,會加大系統負荷**
**倒角剖面出的形狀外翻,通常旋轉后可恢復正常**
*天花吊頂的制作步驟:(1)選中2.5維捕捉開關,矩形框選內墻,;(2)轉化為可編輯樣條線;(3)數字鍵3選取樣條線級別;(4)選取輪廓,鍵入參數;(5)擠出,輸入參數,z軸移動到合適高度;
2、倒角:快速為圖形建立3層以內的倒角??蓱迷?D字體的創建。3、倒角剖面:沿著選擇的路徑,復制無數個剖面??捎糜趶碗s踢腳線的制作。*倒角剖面指令:(1)選中路徑; (2)選剖面*
四、車削、倒角、倒角剖面。1、車削:360旋轉選定線所得圖像,選擇正確的對稱軸,才能得到理想的圖形。多用于圓形器皿。
三、點、線、樣條線的要點:1、點。(1)鳥嘴等突兀曲線適合Bz角點模式; (2)制造均等的圓角,可以調到角點模式,使用圓角指令; 2、線。(1)斷開指令,破壞了線的整體性,拆分指令,是n等分一條直線; (2)編輯系統預置的形狀,必須轉化成可編輯的樣條線; 3、樣條線。(1)點層級對應熔合/焊接/連接等命令; 線層級對應剪切等命令,且剪切的對象必須為一體(方法:轉化為可編輯的樣條線,附加需要剪切的線段); 樣條線層級對應輪廓等命令。(2)用數字鍵1~3可切換層級。
F12絕對位置、相對位置; F3切換線框/真實模式; F4~6鎖定xyz軸,便于畫線; 1~3分別切換到角、線段、樣條線模式; ALT+A全選; ALT+D全不; ALT+I反選; M,材質;
二、菜單欄的設置:1、自定義:自定義用戶界面、單位設置; 2、視口:視口配置(1)ViewCube->禁用; (2)SteeringWheels->取消靈敏性; 3、修改器:配置修改器集->顯示按鈕->配置(常用:擠出/倒角/倒角剖面/FFD長方體/車削/法線等)
一、 快捷鍵:1、選取。W,移動; E,旋轉 2、切換視圖。T,頂部視圖; B,底部視圖; P,透視圖; U,正交; C,攝像機視圖 3、畫圖。鼠標點擊畫直線,滑動畫曲線;SHIFT,點選依次減去對象 ALT,點選依次減去對象 I,光標居中 4、編輯。右擊,融合/焊接/連接,轉化為可編輯的樣條線(網格)等; 參數,除了直接鍵入,還可以上下拖動調節; 空格,鎖定/解鎖; 后退,撤銷上一個點(畫線); ALT+Q,僅顯示當前對象; CTRL+X專家模式; Z,全局顯示; H,從場景選擇;